以下是基於 Meta Llama 4 社群授權條款 (原始條款) 的整合解析,重點整理法律實務應用與常見疑問:(與Felo協作)
1. 冠名要求(Naming Requirement)
1)情境是否需冠名「Llama」範例
直接使用 Llama 4 訓練/微調模型並發佈命名為「Llama-法律助手」
2)使用 Llama 4 輸出結果改進其他模型並發佈命名為「Llama-合約分析模型」
3)僅內部使用 Llama 材料公司內部法律文件分析工具
4)使用第三方整合產品(如 SaaS)採購「ChatBot B」服務處理客戶諮詢
例外:若整合第三方產品時,僅調用其 API 且未基於 Llama 材料重新訓練模型,則無需冠名,但仍需標示來源(如「Powered by Llama 4」)[§1.b.i]。
2. 7 億 MAU 門檻(商業規模限制)
適用對象:直接從 Meta 取得 Llama 材料並用於自家產品者。
豁免條件:透過第三方合法授權的整合產品使用 Llama 材料(如購買 SaaS 服務),則不受限制 [§2]。
實務建議:大型企業若自建服務,需監控 MAU 並提前與 Meta 協商授權,避免觸發條款終止風險。
二、技術整合與法律風險
1. 混合架構應用(RAG/Agentic)
1)Llama 為核心模型(如生成層)需標示「Llama-RAG」
2)Llama 為輔助工具(如檢索層)標示「整合 Llama 4」
範例:若開發「法律檢索 Agent」使用 Llama 4 生成答案,並用其他模型處理檢索,需命名為「Llama-法律檢索 Agent」[§1.b.i 註解]。
2. 硬體與部署限制
硬體需求:#Llama 4 Scout 需 #單張NVIDIA H100 GPU,量化後仍難在消費級顯卡運行(如 4090)[搜索結果2]。
開源限制:雖稱「開源」,但禁止未授權的商業分發。建議透過 AWS/Databricks 等平台合規存取 [搜索結果6]。
三、智慧財產權重點
商標使用:
僅允許在遵守冠名義務時使用「Llama」商標,且需符合 Meta 品牌指南(如字體、顏色)[§5.a]。
衍生作品的商譽歸屬 Meta,不得主張商標所有權。
訴訟風險:
若對 Meta 提起侵權訴訟,授權立即終止,且需賠償 Meta 相關損失 [§5.c]。
建議:部署前進行專利檢索,避免模型輸出侵權。
四、免責與責任分配
「現狀」條款:Meta 不保證模型輸出的準確性與合法性,使用者需自行驗證(如法律文件生成)[§3]。
責任豁免:Meta 不承擔間接損失(如業務中斷、商譽損害),建議企業投保 AI 責任險 [§4]。
五、常見問題整合
Q1:可否將 Llama 4 模型用於商業產品?
可以,但需遵守冠名、標示來源義務,且若 MAU 超過 7 億需額外授權 [§1-2]。
Q2:修改 Llama 4 程式碼後,是否需開源?
否,本協議非 Copyleft 授權,衍生作品可閉源,但分發時需保留原始聲明 [§1.b.iii]。
Q3:使用 Llama 4 訓練的模型被第三方侵權,Meta 是否協助?
否,需自行處理訴訟,且若起訴 Meta 將終止授權 [§5.c]。
總結建議
合規檢查表:部署前確認「冠名、標示、MAU 監控、品牌指南」四項義務。
風險管理:搭配日誌記錄與 PII 偵測工具(如 Databricks 內建治理功能)[搜索結果6]。
技術替代方案:若硬體成本過高,可評估第三方整合產品(如 Together AI 提供的託管服務)[搜索結果4]。
Meta 將於 2025/4/29 LlamaCon 公布更多細節,建議追蹤更新以調整合規策略。



